关于从互联网上引文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建议 第2o 在科技期刊中,参考文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文章内容起着支持,佐证和 揭示其信息来源的作用,但是不少作者非常重视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而忽视了 参考文献的表达方式。参考文献项目不全,不规范,不准确,不科学,或前后不一致, 会降低论文和期刊的质量。以前国内期刊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有 式样。国外有名的检索系统,如美国(SCI),(4g学文摘>(CA)等都 将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否规范齐全作为选刊的标准之一J。国家为了使文后参考文献 着录规则标准化和届际接轨,1987年国家颁布了 GB7714—87 标准 化文献,由1988 GB7714—87标准规定了专着,连续出版物,专利文献,专着中析出的 文献以及连续 出版物析出的文献的着录格式。文后参考文献的着录来源是被着录的文献本身。专着, 依据题名帧,片头,容器上的标签,附件等着录2。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 由此正式进入 标准化轨道,因为参考文献的着录是否规范关系到杂志的质量,因此各杂志都对此抓得 l0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传播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电子出版物 的出现并且发展十分迅猛,互联网(Intemet)的用户也突飞猛进,运用范围可从杂志的 征订,发行目录,摘要到全文,也有每天更新内容的新闻网站。
中国教育网(CERNET) 的建立,培育了一群中国科技网民,他们已习惯了网络信息的快捷,方便,甚至产生了 依赖网络的心理。科技网民习惯在网络上查找相关专业的新知识,他们一般先在网络中 查阅所需论文的关键词,题名,然后下载文章的摘要及全文,所以他们的参考文献大部 分来自网络。而GB”)714—87标准化文献毕竟是1987 年颁布的,它未 对电子出版物的文 献的着录格式做出明确的规定。电子出版物中的文献大体可以分成两类,其一是将传统 的印刷品中的文献转为电子出版物;其二是仅以电子出版物的形式发行,此类文献多发 布于互联网上。对于连续出版物的电子版,可以按国家标准的连续出版物的文献格式着 录。对于单纯电子出版物,有些杂志采用单纯网址作为参考文献的着录格式互联网参考文献格式,如J: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主页。 chinainfo。gov。an。Science网址。;Name ~ia。corn。这样的参考文献着录格式有待商榷,因为网址上的网页是不断修改 更换的,越是大的网站,更换得越快。因此建议在文献着录格式上,加上时间,有作者 和文题的,在网址前面加上,这样文献着录的格式才与国家标准相似,建议将文献着录 的格式改成:作者。
文题。网址。时间,网址在这里相当于出版物名称,文章内有时间 的用文章内的时间,如文章内元时间标明的用摘录者上网的时间,这样在一定的时间内 可以让人核实。我在广州视窗的网址上发现一篇论文,属技术讲座类,论述网络工程 的。但这篇文章不是转载连续出版物的,文内亦元时间标称,假如我要将此文章摘录, 引文的格式可以如下:林伟群。(作者)有线电视网挑战传统电信接人。(文题) www。gznet。corn/netmag/jsjz/p7—2。htm。(网址)2000-01—12( 上网时 在广州视窗广州市人民政府信息网新闻发布栏上有新闻通讯稿”实施蓝印户口政 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假如要引用这个信息,可以用这个格式:新闻发布。实施蓝印 另外在新华通讯社主页社会生活栏上亦发现一篇趣文,题为:准父亲也有”妊娠反 htm,此网址仅有这篇文章,引文的格式可以如下:解放日报。准父亲也有”妊娠反应”。 O1—10,这里的时间是文章内标明 的时间。该文可能在2000-01—10 的解放日报上刊出,但引文作者只 在新华通讯社主页上 种,即数字式和字母式,都应该允许通用,因为它们在上网时输人 网址的效果是一样的,时间以中国传统的年,月,日排列为好,年,月,日之间用”一” 隔开,以和连续出版物的年,卷,期相区别。
有一个要探讨的问题是网页更新的问题, 有一些未收人连续出版物的文章,过了一定时间就会被网站更新网页而删除,这类文章 能否当成正式的文献被着录,参考文献要求限于着者亲自阅读过和论文中引用过的正式 发表的出版物,或其他有关档案材料。我们认为正式注册的网站的网页内的文章,应该 以上是我们的一点看法,随着科技网民的增加,网络事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多的杂 志碰到类似的问题,希望国家尽早修改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使编辑有章可循。 [1]吴秋玲,钱列生。关于参考文献编辑加工要点的商榷。中山大学论丛,1997,增刊(2): [2]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jE 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1—18。 赵军平。中国科技期刊上网的形势与思考。 编辑科 技,1999互联网参考文献格式,12(3):28—30。